泉州惠安,惠东新能源产业园内,福耐丝(泉州)新材料公司生产线高速运转。淡黄色纤维从反应釜到烘干机经梳理成网,固结成毡,即将制成烟气净化滤袋。“从实验室小试到量产只用了两年,以前想都不敢想。”清源创新实验室研究员蔡伟龙抚摸着刚下线的“塑料黄金”,语气里满是感慨。这家由清源创新实验室孵化的初创企业,背后是一套贯通“技术研发—企业孵化—产业集聚”的全链条创新体系。
作为福建省首批建设的4家省创新实验室之一,清源创新实验室于2019年扎根石化重镇泉州,由泉州市政府牵头,依托福州大学与中化泉州石化共建。该实验室直面科技成果转化“死亡谷”,以“需求导向”突破技术瓶颈,在泉港、惠安、邵武建成特色产业孵化基地,拥有10家孵化企业和29个联合研发中心,成功开发了19项成套技术,成果应用于省内外100余家企业,累计新增产值81亿元。其中,实验室通过打造“技术研发—企业孵化—产业集聚”全流程创新链,开发出全球***的高温低尘SCR(选择性催化还原)脱硝一体化技术,打造出“基础材料—核心催化剂—环保装备”闭环产业链,催生出以协同减污降碳新材料和装备为主营业务的产业集群,预计2030年该产业链总产值将超过30亿元...[查看原文]